26
2021-06
前插后贴TYPE C母座详解
  说到前插后贴的封装规格,我们为常见的是前插后贴microUSB母座,USB母座,这类规格一般的外形规格形态是,固定脚插板DIP,引脚Pin针贴片SMT,但我们今天所介绍的这款前插后贴TYPEC母座却显得与众不同,与我们之前的认知存在差异,该款TYPEC母座所用的固定方式为四脚插板DIP,“前插后贴”主要用来形容其引脚Pin针的封装形态,从我司的产品线来看,前插后贴规格主要有两款,分别为24Pin及缺针14Pin两款。前插后贴TYPEC母座也是早期USB3.1标准刚推出时,早量产的TYPEC母座具体规格之一,由于TYPEC母座的引脚Pin针较多,标准可达24针(包含设计人员额外布置的备用引脚Pin针),采用单排24P贴片,结合TYPEC母座USB3.1的主体尺寸来说,显得不太现实,所以TYPEC母座设计之初,引脚默认就是采用双排针SMT贴片进行PCBA焊接加工,双贴TYPEC母座量产后,由于其对生产工艺及SMT精度要求较高,随着使用量的增加,双贴型逐渐表现出一些结构上的不足,首当其冲就是但产品无法达到一次性良品下线时,对该款TYPEC母座接口的检测及维修就存在很大的难度,例如,当贴片引脚存在虚焊、假焊、粘锡等问题时,内侧12Pin引脚无法直接过检,需将整个接口整体移除,而采用前插后贴式封装规格,就可以有效地改善与解决此类结构上的不足,产线品检人员或维修人员只需通过检测板下焊脚及接口尾部SMT贴片引脚,即可对相关PCBA产品的接口焊锡情况进行过检及维修。我司所量产的前插后贴TYPEC母座为常用的两款产品,24针为满针型,14Pin为缺P款,两款产品所用的排列方式都是为等针排列,分别为12-12,7-7。DIP插件针脚采用双排插板,能从结构上有效地降低Pin脚密度,提高产线SMT效率。
26
2021-06
USB母座焊线式加护套的原因解析
  如果大家有关注USB母座的规格的话,一定会有留意到焊线式的USB母座几乎都是带加护套的,尤其是USB-AF母座更甚,这也是焊线式USB母座区别于其他USB-AF母座的一个特点,有很多客户来咨询时,提出不要这个塑胶或五金外壳,以来达到降低采购成本的目的,而当产品进行试产时,又会回过头来联系要加装护套(塑胶或五金),原来他们在试产中需要使用冲胶工艺,而传统USB-AF母座五金外壳是带有6个冲压弹片的,有弹片就有开口,在冲胶过程中会有塑胶颗粒及粉末进入到该焊线式USB母座内部(就是一般所说的“残胶”),轻则影响该款USB母座的插拔性能,严重时则会影响到产品的电气性能。而说到这里,大家就可以对焊线式USB母座的护套的作用功能“不言自明”了,是的,通过塑胶或五金外套可以有效地杜绝产品在冲胶过程中残胶进入USB母座内部,而之所以焊线式USB母座使用护套的情况较多,只是因为采用焊线式USB母座的产品一般都是线材型的,必须要进行冲胶处理。但也并不是说只有焊线式USB母座需要护套,其他规格如贴板式或夹板式USB母座有时也会用到护套(某些产品也会使用冲胶工艺),以上就是USB母座焊线式加装护套的主要原因。
26
2021-06
TYPE C公头USB3.1连接器夹板式冲压型详解
  消费品市场上逐渐开始有了下一代USB连接器规范的消息,而当时移动设备已经基本攻占了人们的数码设备使用时间,在工作之余的碎片化时间里,手机更是成为了消费者使用频率高的设备(没有之一),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为移动端设计的USB3.1规范TYPEC连接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而苹果的笔记本电脑macbook的发布,则直接让我们见识了TYPEC连接器USB3.1的强大性能,支持双面插拔盲操作、大电流快速充电、高频数据传输等一系列新特性,让全球消费品市场的设备及其周边供应商感到兴奋,接口更新中的巨大商机,大家都不想错过。就像苹果IPHONE上的LIGHTNING连接器一样,TYPEC连接器USB3.1(公头端和母座端同时采用双面12Pin布线端子)也支持双面插拔的特性,还有大电流充电及高频数据传输都是时下消费品市场需要的功能(随着网络带宽的快速提高,视频文件越来越大,手机的屏幕越来越大,这些都需要大电流充电及高频数据传输来支持)。我司也是根据市场需求,适时推出了TYPEC公头USB3.1连接器夹板式,今天本文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我司的其中一款TYPEC公头USB3.1连接器的具体规格及产品优势详解,图中产品为我司实拍大图,该款TYPEC公头属于USB3.1系列连接器中的一款,引脚端子为24Pin,采用双面12-12对向等距排列,双排针的夹板间距为0.8mm,默认夹板厚度为0.8毫米,从图中可以看到,该款产品的引脚两侧有单独的对角线排列插脚,其作用为对PCB板起固定作用,该款TYPEC公头的主体长度为10.68毫米(引脚以上到接口顶部),该TYPEC公头USB3.1连接器的侧面厚处的数据为3.5mm。24Pin引脚部分,信号脚A1到A12的总距离为5.5毫米,每根Pin针引脚的间距为0.5毫米,该款公头内部的有效接口宽度为2.4毫米,以上为产品的具体规格数据。该款TYPEC公头的五金外壳材质为高强度不锈钢材质,塑胶端子为环保耐高温LCP塑胶,制成工艺为冲压压铸而成,图中也可以看到明显的连接缝,接口开口表面我司对其使用了内凹圆弧形处理方式,使得该款TYPEC公头USB3.1连接器的整体较为光滑,该款产品的默认出货方式为吸塑盘装,为了保证产品的五金外壳与塑胶端子的结合牢固度,我司对其采用双卡点卡扣固定,可耐受万次插拔而不会影响插拔阻尼感,该款TYPEC公头USB3.1连接器的额定耐受电流为5.0A,支持正反随意插拔,配合相关芯片模组,可支持高为10Gbps的高频数据传输
26
2021-06
侧插式TYPE C母座USB3.1连接器规格详解
  本文所说的USB3.1连接器下的TYPEC母座是USB3.1Gen2,是真正意义上的USB3.1协议规范标准,在早期,有很多人将USB3.1Gen1接口也直接解读为USB3.1连接器,其实这是一个误区,USB3.1Gen1接口其实就是我们所熟知的上一代USB连接器的接口规范标准USB3.0,关于USB3.0连接器的外观形态,我们见得多的应该是USB3.0TYPEA(一般装配在桌面PC和笔记本上)及microUSB3.0(移动设备端)。但说实话,USB3.0从推出到现在,其实一直没有大范围的普及,尤其是microUSB3.0连接器,记得当时三星有一款定位较为的机型,充电及数据传输的接口使用的就是microUSB3.0母座,可是我们会发现它的用户根本感受不到这个在当时代表USB连接器中较高规格接口所带来的使用体验上的提升,反而成为了一个“累赘”,连“鸡肋”都算不上,在那个时候,USB2.0占据了绝大多数设备的接口位置,而microUSB母座几乎就是移动设备(手机,平板,PDA)的标配接口,而microUSB母座3.0由于在外形上采用双口microUSB母座BF来设计,与其他microUSB母座接口无法匹配。实际情况是:microUSB3.0接口的其中一侧长期处于闲置状态,设备持有人通常不会把原装充电器带出去,只是在家里偶尔会使用几次(多数情况下会与其他设备共用microUSB2.0充电公头),而现如今随着USB3.1标准的推出及普及,USB3.0接口正在面临着一种“还未开始,就已经结束”的尴尬境地。现在将主题切回本文所要聊的USB3.1连接器TYPEC母座的传输速度上,TYPEC母座USB3.1连接器推出时,其主要标榜的是以下三个特性:一高频数据传输,二大电流充电,三不区分正反随意插拔。今天我们主要聚焦的是USB3.1连接器TYPEC母座的数据传输速度,在宣传上,USB3.1连接器的数据传输速度为10Gbps。本文在此,以TYPEC母座作为USB3.1连接器的代表来解析,关于TYPEC母座与USB3.1连接器之间的关系,我司在资讯版块里的其它文章已作出了说明,还不理解及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前往查阅版块里的相关文章。首先,我们先将传输速度的单位进行换算,10Gbps并不是每秒钟传输10GB的数据容量(这个是很多消费者会误以为的),我们在桌面电脑上为常使用的数据大小的单位是MB,读作“兆”,那我们就以它来作为换算对象,这样也有助于读者们更为直观形象地理解传输速度的快慢多寡,10Gbps换算成MB后就是1250MB/s(1.25GB/s),进而我们也可以知道USB3.0(USB3.1Gen1)协议规范的传输速度约为500MB/s(5.0Gbps)
26
2021-06
简易TYPE C母座USB3.1连接器6P规格详解
  现在在消费品市场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产品开始装配上TYPEC母座USB3.1连接器来作为设备的数据传输及充电接口。现在的消费者看到TYPEC母座USB3.1连接器也不会像前两年那样,脸上不会有任何异样的表情,放在以前,人们总会抱怨,新买设备的接口与家中所有的线材及墙体插座上的延展线的接口不一致,从而需要额外再重新购进相关TYPEC母座USB3.1连接器的转接头或线材,甚至都没能让客户感觉到TYPEC母座USB3.1连接器所支持的双面插拔而带来的便利性,因为我们拿起手机或平板充电时,总是需要对一下线材端的公头主体是什么规格,但这一切都是正常的,新接口的出现及普及总是要经历一段适应期,其实除了人们操作习惯的适应期外,电子设备之间同样需要一个适应期,而这个适应期并不见得会比人们的操作习惯转变来的快,通过各种媒体及科技资讯网站对于TYPEC母座USB3.1连接器的介绍,我们已经知道,TYPEC母座USB3.1连接器有如下几个新特性:正反随意插拔,大电流快速充电,高频数据传输。但实际上目前很多设备对TYPEC母座USB3.1连接器的利用及开发水平还处在较低水平,一般来说绝大部分设备只匹配了其双面插拔及大电流充电两个特性,还无法支持其高频数据传输的特性,造成目前这种现象,是由于多种客观原因导致的,而其中一个就是本文前面所说的,很多电子设备之间还处于”适应期“,相关的芯片模组的成本过于高昂,无法完全匹配。但对于一些特定的产品来说,其也可以解释为”故意“为之,比如移动电源类的产品,它们装配上TYPEC母座USB3.1连接器的功能就是单纯的充电。综合以上两点原因,对TYPEC母座USB3.1连接器24P引脚进行简化就有了实际的意义,深圳市诚益电子有限公司也根据市场需求,适时推出了简易TYPEC母座USB3.1连接器6P贴片四脚插板固定款,本文在此对这款产品的外观结构规格尺寸进行详细解析
26
2021-06
TYPE C母座USB3.1连接器传输速度详细解析
  本文所说的USB3.1连接器下的TYPEC母座是USB3.1Gen2,是真正意义上的USB3.1协议规范标准,在早期,有很多人将USB3.1Gen1接口也直接解读为USB3.1连接器,其实这是一个误区,USB3.1Gen1接口其实就是我们所熟知的上一代USB连接器的接口规范标准USB3.0,关于USB3.0连接器的外观形态,我们见得多的应该是USB3.0TYPEA(一般装配在桌面PC和笔记本上)及microUSB3.0(移动设备端)。但说实话,USB3.0从推出到现在,其实一直没有大范围的普及,尤其是microUSB3.0连接器,记得当时三星有一款定位较为的机型,充电及数据传输的接口使用的就是microUSB3.0母座,可是我们会发现它的用户根本感受不到这个在当时代表USB连接器中较高规格接口所带来的使用体验上的提升,反而成为了一个“累赘”,连“鸡肋”都算不上,在那个时候,USB2.0占据了绝大多数设备的接口位置,而microUSB母座几乎就是移动设备(手机,平板,PDA)的标配接口,而microUSB母座3.0由于在外形上采用双口microUSB母座BF来设计,与其他microUSB母座接口无法匹配。实际情况是:microUSB3.0接口的其中一侧长期处于闲置状态,设备持有人通常不会把原装充电器带出去,只是在家里偶尔会使用几次(多数情况下会与其他设备共用microUSB2.0充电公头),而现如今随着USB3.1标准的推出及普及,USB3.0接口正在面临着一种“还未开始,就已经结束”的尴尬境地。现在将主题切回本文所要聊的USB3.1连接器TYPEC母座的传输速度上,TYPEC母座USB3.1连接器推出时,其主要标榜的是以下三个特性:一高频数据传输,二大电流充电,三不区分正反随意插拔。今天我们主要聚焦的是USB3.1连接器TYPEC母座的数据传输速度,在宣传上,USB3.1连接器的数据传输速度为10Gbps。本文在此,以TYPEC母座作为USB3.1连接器的代表来解析,关于TYPEC母座与USB3.1连接器之间的关系,我司在资讯版块里的其它文章已作出了说明,还不理解及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前往查阅版块里的相关文章。首先,我们先将传输速度的单位进行换算,10Gbps并不是每秒钟传输10GB的数据容量(这个是很多消费者会误以为的),我们在桌面电脑上为常使用的数据大小的单位是MB,读作“兆”,那我们就以它来作为换算对象,这样也有助于读者们更为直观形象地理解传输速度的快慢多寡,10Gbps换算成MB后就是1250MB/s(1.25GB/s),进而我们也可以知道USB3.0(USB3.1Gen1)协议规范的传输速度约为500MB/s(5.0Gbps)
东莞市科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东莞网站建设​